当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那一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回望我的访学路,感慨万千……
2019年10月4日,当举国上下仍沉浸在欢庆祖国七十华诞的气氛中,我怀揣着梦想,担负着大家的期望,信心满满的踏上了英国访学的征程。面前是一条未知的路;但是,我心里清楚,它注定通向进步和提升;同时,它又是一份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外国语学院的一员,如何让我们的莘莘学子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探寻其背后的宝藏,感知跨文化交流的魅力,探索教学中的规律和关键点是我此行的重点之一。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都是深刻的。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汲取精华,传播知识。有幸受到山东省政府资助,我在走出国门的那一刻,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一路走来,我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也经受了考验。
初识南安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国常青藤大学之一,红砖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世界百强名校。学校源于1862年成立的哈特力学院, 1952年正式获得皇家授权成为大学。 学校教学实力雄厚,发展稳固,学院近年来已经与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和教学联系,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 7 所校区、容纳两万三千名学生的国际性院校。目前已经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国际学生入读南安普顿大学。
漫步在南安普顿大学校园里,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在我的身体里不断聚集壮大。于是,在学校不远处安顿下来之后,我及时联系导师Alasdair Archibald博士,尽早的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南安普敦大学由八个学部组成,学部下设学院。导师Alasdair Archibald博士所在的是现代语言学学院。
Alasdair Archibald博士是一名讲师,同时,他还是南安普顿大学现代语言和语言学专业PG课程的协调员。第一次见面,Alasdair Archibald博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强烈的“英国绅士”的气质。同时,他不苟言笑。不多的言语间透出了他的严谨的态度。在1994年加入南安普顿大学之前,Alasdair Archibald博士曾在日本和德国担任教师培训师、课程设计师和语言教师。Alasdair Archibald博士向我介绍到,他的主要方向在于语篇分析、第二语言写作和中介语理论;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写作策略和发展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话语分析与信息结构、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以及学术英语。
在南安普顿大学访学期间,经Archibald博士的允许,在秋季学期旁听了现代语言与文学系的Dr Glyn Hicks的genera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attrition 以及modules in linguistics focussing on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the grammatical properties of language课程。参加了秋季学期每周三11:30—12:30的系列讲座,以及“英语与创意写作系”的其他讲座。
通过旁听相关课程和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熟悉了南安普顿大学比较文学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和具体的教学情况,尤其是了解本学科在英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沿性研究动态,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动态和新趋势有了明确的认知,也看到国内和英国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若干研究领域的巨大差异。
为了充分利用本次访学的机会,在导师Archibald博士的鼓励和建议下,我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以及牛津大学,并初步了解了部分该校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方法,开阔了我的眼界。
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南安普顿大学的课堂氛围。南安普顿大学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自由宽松,学生随时可以向教师提问,课堂上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较多,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较强。教师也会耐心地解答问题。南安普顿大学的学生非常自信,课堂讨论非常热烈,各抒己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他们都在认真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碰撞”。一直以来,我都在探寻如何引导学生在驾驭单词、段落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和思想。我带着这种固有的想法去与周围的同事交流的时候,发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Archibald博士要求我摒弃原有的理念构架,要从思想精髓出发。在教学中,应该以抽象的文化为本源,延伸的意义为向导,启发学生的自觉思考;杜绝停留在语言本身的层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角度,都应该鼓励思考,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是交流的场所,不是说教的讲坛。”Archibald博士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更加活跃;只要做到这一点,学习的成效是成倍的,双向的。
南安普顿大学图书馆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有全校性的图书馆外,有几个学院还有各自的图书馆.图书馆除了大量的藏书外,还提供了大量的自习教室,有公共自习室,也有小型的讨论室。如果在本校借不到所需的资料,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提交申请,图书馆工作人员会帮助你从英国其他大学的图书馆找来电子文档,而且这些服务对学生都是免费的,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南安普顿大学 Avenue校区的图书馆。在没有课程的时候,图书馆是我最青睐的地方。
疫情“遭遇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安排计划。
2020年一月,国内的疫情形势急转直下。我们身在海外,心在华夏。我们每天都密切关注着国内的局势变化,希望自己能做点儿什么;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逐渐缓解,国内的局势得到了控制,但是,英国的局势越来越紧张。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南安普顿大学开始停课。
我们严格遵守当地的防疫要求,自觉保护自身安全,和祖国同呼吸,共在线,争取和国内学子一样,乐观积极的开始特殊时期的“宅居”生活。同时,我们收到祖国和母校送来了最温馨的祝福,当我从大使馆领取了防疫包以及接收到学校寄来的防疫物品,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这并不是简单的抗疫物品,而是祖国人民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牵挂。它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去面对疫情。这一刻,我就像是一个迷失无助的孩子找到了妈妈找到了家。
自三月份起,我收到了学校的通知,要求我们实行“居家隔离”的政策。学校里的课停了。于是,我就按照要求严格执行。这时候,日常饮食成了问题。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需要从网上购买,并且,由于网购的人太多太集中,很多物品的配送排起了长龙。甚或有些食品虽然已经预定,但是,等来的却是“无法配送”的消息。
我没有放弃这次来之不易的访学机会。在和导师联系之后,我研读了他的著作。Learner strategies: an interview with Steven McDonough.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Targeting L2 writing proficiencies: instruction and areas of change in students' writing over time. Latest trends in ELF research等;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收获颇丰。
与此同时,我积极地申请了网课,在无法面授的情况下,网课成为了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主要方式。
疲尽春归会有时,静待花开赤子心
在焦急的等待与期盼中,我结束了本次访学。欢乐、进取、充实、焦虑、等待交织在一起,让我的本次访学充满了收获。在国外的这段日子里,虽然也有寂寞,也有孤单,但是你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没有杂念的干扰,于学术、生活都是不错的一个机会。认认真真地读书,安安静静思考问题,成为了我本次访学最大的收获之一。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去工作和生活,其实以前很多的一些想法和观念不见得就是完全正确的。与导师的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在专业技能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去观察不一样的世界。科研方面的感悟更是颇多。Archibald博士说,科研不是盲从跟风,无需焦躁急功,在长期的积累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灵感很重要,科研中有一分探索的乐趣,有一种钻研的享受,要有走下去的坚持和从容。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相信这次访学虽然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对于我而言,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经历和收获。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李淑燕